今年端午节又将至,和家人“共解青菰粽”,是我们一年一度的乐趣。去年已经说过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你到底关心过人家屈大夫没?(点击即可阅读),感谢屈子,纪念屈子!
作为不地道的吃货,今年说点关于粽子实际的。
粽子多以糯米为主料。糯米是补肾气的,在盛夏到来之前给我们的身体再补一下。等过段时间天气闷热的时候,我们就不要再吃这么营养丰富的粘腻之物了,否则容易生湿气。
粽叶的功效
粽子的妙处,就在于穿了“衣服”,包裹了粽叶。否则只是一个饭团而已。古时粽子用菰叶包,也就是茭白的叶子,这叶子比较细。后来主要改用箬叶包。这两种叶子都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很适合端午节防“毒”的主题。
各种馅的粽子的养生功效
以箬叶包裹糯米的粽子,本身已经具备了清血热、补益肾气的功效。如果想再补一点,就可以加馅儿。这个馅是有养生讲究的。
枣泥馅:对于老人和小孩,我不太推荐吃枣泥馅的粽子。枣泥和糯米搭配在一起,是一个最难消化的组合,容易滞气,使人感觉腹胀。如果是整个的小枣包在粽子里反而好些,因为小枣与大枣有区别,小枣不容易使人胀气。
豆沙馅:红豆沙的馅比较好。因为红豆是去湿气的。跟糯米搭配在一起有互补的作用。
蛋黄馅:这个也很不错,蛋黄是补养心血的,符合夏天养心的主题。
黄米粽:有些朋友吃糯米觉得胃里泛酸,可以用黄米来包粽子。其实,最早的粽子就是用黄米来做的。黄米称为“黍”,所以粽子又叫做“角黍”。宋词里写“角黍包金”,就是指金灿灿的黄米粽。
粽子吃多了怎么办?
粽子是以糯米为主料,糯米不好消化,吃多了容易伤胃,感觉很不舒服。这时候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就能解决:用几瓣大蒜切碎,加水煮几分钟,然后喝下去,一会儿就不难受了。此法见效极快,可谓立竿见影。
(文章摘抄于陈允斌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luoyingxiaoa.com/yxfs/12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