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
来源产地
小檗科南天竹属植物南天竹,以根、茎及果入药。根、茎全年可采,切片晒干。秋冬摘果,晒干。
生于湿润山谷、山坡杂林下;或栽培于庭园。产于长江中下游各地。
别名白天竹、天竹子、天竹、南天烛、山黄芩、钻石黄。
常绿灌木,高约2m。茎直立,幼枝黄色。叶互生,集生茎端,为三回羽状复叶,小叶革质,椭圆状披针形,长3~7cm,先端渐尖,全缘,深绿色,冬季常变红色;
小叶下方及叶柄基部有关节。圆锥花序顶生;花被片多轮,每轮3片,外轮小,内轮大;雄蕊6,花瓣状;子房上位。
浆果球形,熟时鲜红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根、茎:苦,寒。
果:苦,平。有小毒。
根、茎:清热除湿,通经活络。用于感冒发热,眼结膜炎,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跌打损伤。
果:止咳平喘。用于咳嗽,哮喘,百日咳。
《中药大辞典》
果:性平,味酸、甘。
敛肺镇咳。用于久咳气喘、百日咳。
用法用量
根、茎0.3~1两;果3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luoyingxiaoa.com/yxgn/11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