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CP不同浓度处理对软枣牀猴桃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二)
张宝香,秦红艳,赵淺,许培磊,刘迎雪,范书田,路文鹏※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
摘要:以软枣密猴桃品种魁绿苹绿和馨绿为试材,研究低温(1?2°C)条件下,1-甲基环丙烯(1-MCP)不同浓度处理对软枣猗猴桃鲜果贮藏过程中可溶性糖、总酸及Vc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能够有效延长软枣猗猴桃果实的贮藏时间,不同品种的最佳1-MCP处理浓度存在差异,,魁绿,以1.5卩g/L为最佳,最长可贮藏56d;,苹绿,以1.Opg/L为最佳,可贮藏d;,馨绿,以2.5卩g/L为最佳,可贮藏56d;3个品种在贮藏期Vc含量均高于果实贮藏始期。
关键词:软枣猗猴桃;贮藏;保鲜;品质
中图分类号:S.+.3文献标识码:A
Effectsof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1-MCPontheStorage
PropertyofActinidiaarguta
ZHANGBao-xiang,QINHong-yan,ZHAOYing,XUPei-lei,
LIUYing-xue,FANShu-tian,LUWen-peng淤(InstituteofSpecialAnimalandPlantSciencesof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Changchun,China)
Abstract:Theeffectsof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1-MCPonsolublesugar,totalacidandvitaminCinthestorageofActinidiaargutacul-tivarsKuilv,PinglvandXinlvwerestudiedunderlowtemperature(1-2°C).Theresultsshowedthatthestoragetimewaseffectivelyprolongedby1-MCPtreatment,andtheoptimalconcentrationof1-MCPtreatmentwasdifferentdependingoncultivars.Theoptimumconcen-trationof1-MCPfor,Kuilv,was1.5gg/Landcouldbestoredfor56d,whiletheoptimalconcentrationof1-MCPfor,Pinglv,was1.0gg/Landcouldbestoredford,andthatforXinlvwas2.5gg/Landcouldbestoredfbr56d;ThevitaminCcontentofthethreecultivarsduringstoragewashigherthanthatofthefruitsatthebeginningofstorage.
Keywords:Actinidiaarguta;storage;preservation;quality
1-甲基环丙烯(1-MCP)作为乙烯作用的抑制剂,能抑制乙烯与受体蛋白结合,阻止乙烯生理作用的发挥[1];樊秀彩等⑵研究表明,1-MCP还能降低乙烯的生成量,降低乙烯峰值,并能推迟乙烯峰值出现的时间,提高保护酶SOD和POD的活性,有效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
软枣猗猴桃(Actinidiaa/剖幻(Sieb.etZucc.)Plan-ch.ExMiq.)属于呼吸跃变型水果,果实在发育前期淀粉含量较高,后期淀粉含量快速下降;在成熟过程中,不溶性淀粉水解为可溶性糖,有机酸被氧化或与Na十、K+、Ca2+等中和,从而改变了果肉的酸碱度和糖酸比SI。本研究以魁绿、苹绿和馨绿为试材,通过1-MCP处理,研究其贮藏效果,旨在为软枣術猴桃贮运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软枣猗猴桃鲜果,品种为魁绿、馨绿和苹绿,采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软枣琳猴桃资源圃,成熟度一致,为七八成熟,同一品种各处理米收期一致。1.2试验方法
将同一采收期成熟度在七八成熟的软枣猗猴桃鲜果放在4?7°C冷藏预冷处理12h,然后分装,分别釆用不同浓度1-MCP保鲜液对鲜果进行熏蒸处理。处理I(0.5
ig/L)、处理II(1.0卩g/L)、处理IIK1.5jig/L)、处理IV(2.5
ig/L)和对照组(CK,只作预冷不作熏蒸处理),每7d取样测定其可溶性糖、总酸及Vc含量,同时测定果实硬度和统计烂果率。
1.2.1保鲜剂配制NaOH溶液A:4gNaOH加AmL蒸馅水中,充分溶解后用0mL容量瓶定容,制备0.1mol/L溶液。基础溶液B:称取1.0mg1-MCP溶入10mLNaOH(0.1mol/L)。
处理I(1-MCP浓度0.5jig/L):1mLB+mLA;处理II(1-MCP浓度1.0卩g/L):lmLB+lOOmLA;处理IIK1-MCP浓度1.5卩g/L):lmLB+67mLA;处理IV(1-MCP浓度2.5卩g/L):2.5mLB+mLA;CK组(1-MCP浓度0.0卩g/L)。
1.2.2果实分装将不同品种软枣猗猴桃鲜果分装于长x宽x高=20cmx15cmx6cm泡沫保鲜盒中,放置2层,熏蒸期间不加盖,贮藏期间加盖。
1.2.3保鲜剂保鲜处理将已配制处理I、II、III和IV溶液分别装入、、和50mL广口瓶中,将预冷的软枣密猴桃果实分别放于不同的密闭空间,同时将处理液水平置于高于被处理样15?20cm密闭空间内,敞口,在4?7°C条件下熏蒸24ho
1.2.4贮藏保鲜将经过24h熏蒸处理的鲜果加盖后放入2°C冷藏室中,定期取样测定总酸、Vc和可溶性糖含量,同时测定果实硬度及进行果实烂果率统计。1.2.5取样方法经保鲜剂熏蒸处理后,进行低温(1?2°C)贮藏,自贮藏之日起,每间隔7d取样一次,放入一80C超低温冰柜中,待贮撤试验结束,统一处理检测。
1.3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可溶性糖含量釆用苯酚硫酸法囹测定。
1.3.2总酸含量采用酸碱滴定法(GB/T-90)图测定。
1.3.3Vc含量釆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GB-86)⑹测定。
2结果与分析
2.1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可溶性糖是果实食用价值的品质指标,直接影响
其风味和适口性⑺。软枣爵猴桃品种,魁绿气,苹绿,和馨绿分别在不同浓度1-MCP处理后贮藏中不同时期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见图1。
t-对照CK
—处理IDeal
处理IIDeal?处理IIIDeal
处理IVDeal
取样次数(次数)
Samplingtimes
DealII
DealIII
DealIV
取样次数(次数)
Samplingtimes
馨绿Xinlv
取样次数(次数)
Samplingtimes
图1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Fig.1Changesofsolublesugarcontent
由图1可知,软枣猗猴桃魁绿和馨绿贮藏期可溶性糖监测至第56天,苹绿监测至第天,且3个品种各处理组和CK组在第2次取样时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表明1-MCP处理II、III比较适合魁绿品种;处理IkIII适合苹绿品种;处理I、IV适合馨绿品种。
2.2总酸含量变化
果实总酸是果实的可滴定酸,也是果实适口性的一项指标;总酸含量变化说明在贮藏中不同有机酸转化和生成情况。软枣猗猴桃品种魁绿、苹绿和馨绿分别在不同浓度1-MCP处理后贮藏中不同时期总酸变化见图2。
PS
POB一tsoI(凌)踌世
DealI
DealII
DealIII
DealIV
取样次数(次数)
Samplingtimes
00
3.2.
00
910113141516取样次数(次数)
Samplingtimes
pi
绿苹
11IIII11IVaaaaeeeeKDDDDc
InIIIIVtyn、rn二ITT』一rn二日一-照理理理理对处处处处
oooO.0.5.0.5
-OiWOH(汶)检渔
oooOoooO
4.3.2.L
C
IHII1IV73、孑一一rrr二m一1mM照理理理理对处处处处
DealI
DealII
DealIII
0.00」丄」,
取样次数(次数)
Samplingtimes
图2总酸含量变化
Fig.2Changesoftotalacidcontent
由图2可知,软枣猗猴桃品种,魁绿,不同处理组间,总酸含量差异明显。处理I和处理IV在贮藏期变化不显著,而CK组、处理II和处理III在第6次取样呈急剧降低、升高趋势,说明该浓度处理对软枣猗猴桃果实总酸含量有较大影响,因此,处理I和处理IV比较适合软枣琳猴桃魁绿贮藏保鲜。
通过对软枣猗猴桃品种苹绿贮藏期监测的16次取样结果可以看出,1-MCP比较适合该品种贮藏保鲜,在4个处理中,处理I和处理II第15次监测结果显示,总酸含量变化趋势比较缓慢,只是有机酸之间转化;处理III和处理IV升降变化幅度显著,说明有新的有机酸形成,果实品质有所下降,因此,处理I和处理II比较适合软枣猗猴桃苹绿贮藏保鲜。
软枣獄猴桃馨绿在贮藏期处理田第4、5次取样检测结果变化幅度较大,说明营养成分变化显著,该浓度处理不适合馨绿’品种,其余处理在整个贮藏期总酸含量变化不显著,说明只是有机酸之间成分转化,因
此,处理I、II、IV适合馨绿贮藏保鲜。
2.3Vc含量变化
软枣称猴桃果实含有多种常见的营养成分,最突出的是Vc含量,高达mg/kg?;通过检测不同浓度1-MCP处理的软枣密猴桃果实中Vc含量变化,进一步确定软枣執猴桃不同品种最佳贮藏参数指标,Vc含量变化见图3。
O.HEES
(80s/8E)uM甘螺
O.SUIR扫(moo-/8E)uM^職
Deal1
DealII
DealIII
.00
.00
.00
.00
.00
取样次数(次数)
Samplingtimes
—对照CK
—处理IDealI处理IIDealII.00
.00
.00
.00
.00
50.00
0.00
910113141516
取样次数(次数)
Samplingtimes
.00
.00
.00
.00
.00
.00
10
馨绿Xinlv
InffiWaaaaeeeeKDDDDc
IHmw照理理理理对处处处处二三
取样次数(次数)
Samplingtimes
图3Vc含量变化
Figure3ChangesofVccontent
由图3可知,软枣獄猴桃魁绿’贮藏监测期为8次取样,期间Vc呈升高、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且整个贮藏期间含量均高于贮藏始期,处理II在第3次取样时出现高峰期,然后缓慢下降至第6次,然后上升至第8次最高为.28mg/kg;CK组和其余3个处理组在第2次取样期出现一个高峰期,处理III在第6?8次出现急剧升降并在第8次检测达.67mg/kg,以Vc作为指标分析,处理II、III适合魁绿贮藏保鲜。
(下转第52页)
[4]冼焕馨.中草药一点红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鼻窦炎的疗效观察[J].广州医药,3,34(1):62-63.
[5]杨建华,张冠建.一点红煎剂治疗96例急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0,22(5):.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
[7]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1册)[S].广东: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6.
[8]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上接第46页)
软枣输猴桃苹绿贮藏期监测取样16次,各处理组在第2次取样时Vc含量均处于高峰期,且处理II含量显著高于CK组,处理I监测至第15次取样后失去商品价值,放弃检测;处理IV在第2次和第16次取样检测结果均低于CK组,且变化幅度较大,因此,综合分析,处理II和III适合苹绿贮藏保鲜。
软枣爵猴桃馨绿贮藏期监测取样8次,各处理组在第2次取样检测值均高于初始果实Vc含量,但处理II和III含量显著低于CK如且在整个贮藏监测期,处理I和IV含量均高于CK组,因此,处理I和IV比较适合馨绿贮藏保鲜,但从经济效益分析,处理I更适合。
3结论与讨论
(1)V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生物组织、瓜果蔬菜、植物和动物肝脏中等广泛存在,在动植物体内作为氧化还原剂及营养物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生理调控过程中作为许多酶辅助因子,参与合成和分解代谢活动[9】。通过对,魁绿,、,苹绿,和,馨绿,3个品种经不同浓度1-MCP处理后贮藏保鲜,检测Vc含量,结果显示,3个品种软枣猗猴桃在贮藏期Vc含量均增加,说明软枣密猴桃在2°C低温下贮藏仍然可进行Vc的合成,且适当浓度1-MCP能够促进Vc生物合成。
(2)通过对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检测分析表明,1-MCP对不同品种软枣繇猴桃鲜果贮藏保鲜效果呈显著差异,不同品种其适合的处理浓度有所不同;处理浓度1.0、1.5卩g/L对魁绿比较适合,以浓度1.5卩g/L最佳;处理浓度1.0和1.5
ng/L对苹绿比较适合,其中以浓度L0pg/L贮藏效果最佳;处理浓度0.5和2.5卩g/L对馨绿比较适合,0.5
iig/L处理最佳。
(3)在不同浓度1-MCP对不同品种软枣款猴桃贮藏保鲜中U。],通过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烂果率、总糖、总酸和Vc综合分析表明,处理III适合魁绿,处理II适合苹绿,处理IV适合馨绿贮藏保鲜。
参考文献
[1]王海清.芒果果实釆后多胺与乙烯相互关系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
[2]樊秀彩,张继潢.1-甲基环丙烯对采后獄猴桃果实生理效应的影响[JL园艺学报,1,28(5):-.
[3]WANGSH,YANGJD,DUANCF,etal.AdvanceofresearchonmaturephysiologicalandpreservationtechnologyofKiwifruit[J].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bulletin,,29(10):-.
[4]乔富廉.植物生理学实验分析测定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
[5]曾照旭,朴一龙,张先,等.软枣勝猴桃果实贮藏中生理生化变化E.延边大学农学学报,,34(2):-.
[6]高俊凤.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6:-.
[7]李文云,罗怪,柏自琴,等.柠檬成熟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积累特征分析[J].中国南方果蔬,9,48(4):21-24.
[8]马月申,袁福贵,赵淑兰,等.软枣密猴桃果实营养成分的测定[J],特产研究,⑴:44-45,
[9]肖媛,史小利,刘银霞,等,维生素C的生物合成研究现状及进展卬,低碳世界,8(4):-.
[10]张宝香,赵淺,秦红艳,等,1-MCP不同浓度处理对软枣獄猴桃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特产研究,9,:64-67.
..................................................I.*......................................................I.................................................................................................................................................................................................................................................................................................
《特种经济动植物》征订启事
《特种经济动植物》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科技类期刊,月刊,大16开,56页。本刊面向生产和用户,为科技兴农、振兴农村经济、农民科技致富服务,奉行科学、适用、及时的办刊方针,介绍特产农业、特色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经验、新信息,努力办成广大读者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的好刊物,是您致富的好帮手。主要栏目:①特种经济动物毛皮动物、野生动物、珍(野)禽、畜禽优良品种、特有水(海)产动物。②特种经济植物经济植物、野生(名特)果树及药源、观赏、油料、饲料、蜜源、园林草坪、海(水)生、防风固沙(氮)等植物和高产作物、野生名特蔬菜、各地名产、牧草、食用菌等的栽培、加工、植物保护等。
刊号:CN22-/S,邮发代号12-,每期定价6.00元,全年72.00元(含邮费)。全国各地邮局(所)均可订阅,也可随时从邮局汇款至编辑部订阅。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luoyingxiaoa.com/yxqy/12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