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
您现在的位置: 网络营销_营销目的 >> 营销起源 >> 正文 >> 正文

非法社会组织缘何大量存在民政部回应并非登

来源:网络营销_营销目的 时间:2023-1-1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2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亦君焦敏龙)日前,民政部等22家中央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铲除非法社会组织滋生土壤净化社会组织生态空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今天,民政部负责人详细解读了《通知》,并解析了非法社会组织大量存在的原因、以及现存非法社会组织的特点。

《通知》为打击非法社会组织找准了“七寸”

“非法社会组织‘神出鬼没’,但其并非‘不食人间烟火’,非常需要宣传渠道、活动场所、资金来源、网络营销平台及各色人等的‘捧场’,离开这些条件的支持,非法社会组织将无法存活。”这位负责人指出,非法社会组织是指未经民政部门登记,擅自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的组织,以及被撤销登记或吊销登记证书后继续以社会组织名义活动的组织,还包括筹备期间开展筹备以外活动的组织。

《通知》以列举的方式提出“六不得一提高”的倡导性要求和禁止性规范,且一一对应处理措施,“六不得”包括: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不得与非法社会组织有任何勾连或合作;党员干部不得参与非法社会组织活动;新闻媒体不得宣传报道非法社会组织活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场所不得为非法社会组织提供活动便利;互联网企业不得为非法社会组织提供任何线上活动便利;金融机构不得为非法社会组织活动提供便利;“一提高”指提高非法社会组织的违法成本。

《通知》对“六不得一提高”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一旦与非法社会组织勾连开展活动或为其活动提供便利、将非法社会组织接受为分支或下属机构等,民政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及相关主管部门不仅将依法依规依职责进行处罚,而且会公告其处罚信息,包括其业务主管单位以及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等,还会将其纳入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这位负责人表示,《通知》开宗明义,以铲除非法社会组织赖以生存的土壤为着眼点,找准了非法社会组织的“七寸”,“六不得一提高”是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的精准武器。

“只要‘六不得’中涉及的单位、个人都自觉抵制非法社会组织,非法社会组织必将因‘缺氧’而慢慢死亡。”这位负责人说。

非法社会组织经常用五种手法迷惑公众

“许多非法社会组织非常狡猾,绞尽脑汁用各种方式让人信任其‘真实性’和‘权威性’。”这位负责人介绍了五种非法社会组织迷惑公众的主要手法:名称使人真假难辨,很多往往冠以“中国”“中华”“全国”“世界”等名头,有的在名称上与合法登记的全国性社会组织仅一字之差,网页宣传上抄袭合法社会组织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luoyingxiaoa.com/yxqy/12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