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周又火了,确切的说是昨晚。搜索发布声明,要彻底放弃医疗商业推广。
早在年,周鸿祎就公开表明公司不接医疗广告,3年后又重发类似声明,时间节点之选择颇值得玩味。
近几天处在风口浪尖的百度几乎成为众矢之的。作为中文网民获取信息最主要的入口,广告成为百度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正是这笔可观的收入给百度带来了隐患。
无论是对于百度还是对于同为搜索引擎巨头的谷歌,他们都会面临类似的问题:坏广告投放,第一,接不接;第二,怎么识别。
第一个问题核心就是钱。资本市场的本质是逐利,即便在美国也是一样的,如果把自己的标准放低一些,对应会有亿级的利润,那么笔者认为很少有企业会拒绝。只不过美国制度相对健全,罚得狠,管得严,企业不敢,高举商业道德的大旗根本上也是为了长远的商业利益。
现在,基本只要百度有负面信息,总会有人把谷歌作为正面范例感慨一番。但谷歌也不是生来就这么听话,也曾经由于涉嫌利用搜索引擎上的非法医药广告获利,受到美国联邦司法部的调查,翻了道德和法律的小船。
明知广告主是虚假广告,还故意刊登(发布)的,那是作死。大部分时候,作为推广平台和渠道的媒体最大的难点是鉴别。对于平媒,版面有限,依靠人工就可以完成,但对于轻易就有EB级数据的网络,那就不止于人工的问题了。
根据谷歌的数据显示,年谷歌全年共去除了7.8亿条违反其政策的广告,百度方面,去年百度屏蔽的有害信息链接达38亿条,站点超1亿个,还有3亿广告由于资质未达到百度推广的认证标准被拒之门外。
屏蔽这么多,怎么还有?
要知道百度每天送审的推广信息超过4.7亿条,相当于每秒钟就有条需要过审。目前,百度能做到机器自动审核率达到了95%,同时机器能将平均每天30万条的图片广告通过审核处理一半以上。但还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需要人工审查。因此给了虚假广告钻空子的机会。
当然,这并不是互联网公司逃避责任的借口,板子该打还打。最棘手的问题在于,如果广告主有国家颁发的“准行证”,那又怎么去处理呢?
所以昨天,帮忙想了一个办法:俺们有良心,再也不做医疗商业推广啦。这样,不管你有资质没资质有本事还是虚张声势,我们都不接医疗广告好么!
等等。这个话听起来很熟悉。
五四青年节欠老周一个商界最佳男演员奖。本来期待真理越辩越明,但老周同学这么临门一脚让整个画风都变了。这份声明可谓铿将有力,字字带血。
但是,笔者想弱弱得问一句,搜索的广告业务占公司整体收入的比例是多少呢?另外,从目前的搜索市场来看,百度市场占有份额达70%,和搜狗位居二三,但总占比不超过30%。出来表态是几个意思呀?难道……被网友们说中了?
医疗行业风险大,做医疗推广风险更大,如果像公司这样有社会责任感,对所有行业和产品都应该进行一番风险评估,凡是关系人命,都应该拒绝推广!什么食品、整形、化妆品、汽车都有可能存在危害,应该通通拒绝!
但是,即便没有搜索引擎作为医疗广告的推广渠道,问题就解决了么?地方台、门户网站、医药类垂直平台都可以通过图片软文广告、在线问答等形式吸引患者,再不济还有电线杆小广告。不能因为莆医院医院给国内医疗带来的利好,那么对待医疗广告的网络推广态度也是一样的。
一锅端了或找一个人来背锅是平息事件最简单的方法。但是回头看整个事件的起源、发酵、爆炸,需要反思和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这个方法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只会麻痹了看客,倒霉了下一个“魏则西”。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chaoe.com/yxqy/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