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顺丰同城(.HK)上市了!但它内在的焦虑,并没有得到纾解,因为自其独立运营以来,就一直处在负盈利状态。上市后,顺丰同城又得将精力放回到如何实现盈利这一难题上。资本逐利,如若顺丰同城不能在今后为资本创造相应的回报,那么资本也不会放过它!但截至上市都在亏损的顺丰同城,真的已经做好盈利的准备了吗?
图源网络
作者:彭格
12月14日,顺丰同城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不过,第一天收盘股价即下跌9%,市值为亿港元。
这是继顺丰控股(.SZ)、顺丰房托(.HK)、嘉里物流(.HK))之后,顺丰创始人王卫的第四家上市公司。
仅用5年,顺丰同城就拿到了登录资本市场的“船票”。结果固然令人喜悦,但观其财报,这份喜悦多少夹杂着一些“焦虑”。数据显示,年至年第三季度,顺丰同城的亏损分别为3.28亿元、4.70亿元、7.58亿元、3.53亿元,不到五年,合计亏损竟已高达19亿元!
顺丰同城究竟亏在了哪里?而“亏损”也要上市,顺丰同城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由于持续性亏损,有人将顺丰同城的IPO称为“带病”上市。那么,导致顺丰同城生病的“病因”都有哪些,或者说,其后续发展还存在哪些不确定性因素?而与竞争对手相比,顺丰同城有哪些优势,上市以后又将如何抢占市场?
亏损上市,意欲为何?
顺丰同城,目前我国最大的第三方物流平台,业务主要包括对商家、消费者的同城配送服务以及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其原为顺丰控股旗下的一个事业部,年初涉同城配送业务,年开始品牌化并独立运营,年登陆资本市场。
看似顺风顺水的顺丰同城,背后其实充满着不确定性。这,可以从其连年亏损的经营状况中窥见一斑。
招股书显示,年至年前5个月,顺丰同城营收分别为9.93亿元、21.07亿元、48.43亿元、30.45亿元,年内亏损及综合亏损总额分别为3.28亿元、4.70亿元、7.58亿元、3.53亿元,对应的毛利率分别为-23.29%、-15.96%、3.89%、-0.9%。
顺丰同城究竟亏在了哪里?
一是用工成本。年至年,顺丰同城的骑手外包开支连年走高,分别为10.45亿元、21.11亿元和48.60亿元,均超过该公司同期的总收入。换句话说,顺丰同城已经快“养不起”骑手了。
二是销售及营销开支、研发开支。数据显示,年至年,顺丰同城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增长近10倍,从年的.8万元增长至年的1.11亿元;同期的研发开支亦增长明显,分别为.1万元、.3万元和1.37亿元;行政开支,则从年的1.14亿元,增至年的4.18亿元。
上述几项成本叠加在一起,使得顺丰同城的经营成本,从年的12.2亿元猛增至年的50.3亿元。三年间,顺丰同城的经营亏损实现了翻番,从3.62亿元增长至7.69亿元。
对于年度的经营状况,顺丰同城亦不持乐观态度。诚如招股书所言,“考虑到上市后预期产生的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以及营业成本、销售及营销开支、研发开支因集团的不断扩张而增加,预计年我们的净亏损将大幅增加。”
从数据看,顺丰同城的亏损正在收窄,毛利率正在大幅好转,总体经营状况正在向好,按趋势,有望在年实现扭亏为盈。而选择在此时上市,或是受现实问题所迫。
财熵注意到,自年一季度起,顺丰控股营收同比增长逐渐放缓,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而顺丰同城是一家正处于上升期的公司,资金需求旺盛;顺丰控股未来的经营状况还是未知,对顺丰同城的资金支持存在不确定性,让顺丰同城此时上市,将有助于减少因资金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从行业现状来看,即时配送领域已是一片红海,场内玩家众多,此时分拆上市,将有助于顺丰同城扩充实力抢占市场,加速扭亏为盈的步伐。
此外,如果顺丰同城能在上市以后继续延续扩张势头,亦有助于提振“顺丰系”企业的股价、知名度以及商业价值。
带病上市,病因在哪?
由于持续性的亏损,有人将顺丰同城此次的IPO称为“带病”上市。那么,导致其生病的“病因”都有哪些呢?或者说,顺丰同城后续发展还存在哪些不确定性因素?财熵总结如下:
一、客源高度集中,对母公司依赖程度高。顺丰同城对单个客户的依赖程度很高。招股书显示,从年到年前五个月,顺丰同城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同期总营收的67.7%、67.1%、61.2%和61.1%。其中,来自原母公司顺丰控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9%、13.1%、33.6%及38.6%。从某种程度上说,顺丰同城似乎是“一个脱离了顺丰控股就无法独立行走的公司”。
二、缺乏平台扶持,底层商流难以打通。达达(DADA.US)背后有京东集团(.HK)、美团配送背后有美团(.HK),目前,大多数消费者都是通过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下单,而美团、饿了么自然会优先考虑自家的骑手,而只有在订单高峰期、运力紧张的时候才会想到用第三方人员来辅助配送。如此来看,没有平台扶持的顺丰同城明显处于劣势。
这,也是间接导致顺丰同城市占率不如美团、蜂鸟的原因之一。这一点,可以从国内权威杂志《中国物流与采购》发布的“即配综合排名TOP10榜单”得到验证。榜单显示,即配综合排名前三的依次为美团、蜂鸟以及顺丰同城,前两者的配送订单分别为亿单、60亿单,而顺丰同城仅为10亿单;此外,在覆盖范围上,美团和蜂鸟也占据绝对优势,均超过个市县,而顺丰同城仅为多个。
另据申万宏源报告显示,当下即配物流的需求主力仍然是外卖,未来增量也将主要是生鲜电商带来的配送需求。申万宏源预测,到年,我国的外卖市场交易额将达到2.2万亿元,外卖订单量将达到亿单,生鲜电商产生的即配单量将达到亿单,二者将占据未来即配需求的约90%。由此考虑,有平台支撑的即时配送占据很大优势,单纯做跑腿业务,做大做强的难度极大。
三、履约成本高,规模效应难以实现。时间越短,费用越高,是物流行业的一条公理。而顺丰同城所专注的即时配送业务,恰好是对时效性要求极高的一种物流模式,30至60分钟仅能算是“标准服务”,最快时效仅有5到10分钟甚至更短,这种严苛的时效要求,使得履约成本变得很高,这主要体现在人力成本上。
人力成本已经成为顺丰同城最主要的成本。招股书显示,顺丰同城拥有万名注册骑手,年至年,顺丰同城人力外包成本及雇员福利开支分别为11.98亿元、23.77亿元、49.21亿元,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97.8%、97.3%、97.8%。
此外,由于配送地点分散,运输、分拣过程受外力影响难以预估,导致规模效应难以实现。这也就意味着,随着日均件量的不断提高,顺丰同城的单件配送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制约其他即时配送平台实现盈利的原因之一。
强敌环伺,如何突围?
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下沉市场的持续扩张,以及日益复杂的客户需求,消费市场正步入以新业态、新消费模式、新服务场景及新客群为特征的新时代,物流行业随之革新。
在行业增长潜力进一步释放的情况下,挤进来的玩家也越来越多。现在,整个配送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赛道玩家既有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也有中通快递(.HK)等传统快递服务商等,还有UU跑腿等第三方独立平台等,它们都在加速抢滩,并想成为行业第一。
然而,行业市场瞬息万变,顺丰同城想要继续保持扩张势头、不断做大,并不容易。换句话说,与其他竞争者相比,顺丰同城有何独特之处或优势?
相比之下,顺丰同城最大的不同,在于所服务的客户群体。美团、饿了吗的商家以中小端商家为主,而顺丰同城的商家则是以麦当劳、肯德基等品牌商家为主,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更高。
对此,有专业人士认为,顺丰同城将会使得一些有品质追求的商户从外卖平台上脱离出来,促使他们在自己的小程序、APP上独立开展外卖业务。未来,随着品牌的中立,顺丰同城的机会将越来越大。
作为第三方平台的去中心化属性,这一属性既有劣势也有优势。劣势是目前大多数消费者都是通过美团、饿了吗等中心化平台下单,第三方平台的流量有限,但这一属性的优势更加突出,因为,与隶属于中心化平台的同行相比,顺丰同城作为一个开放、独立的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平台,拥有来自更多不同场景的、更广泛的客户基础。
基于此,顺丰同城能更好地倾听不同群体的心声,同时,对于遏制中心化平台“独断专行”亦有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商家和消费者两个层面。
商家层面:现在,商家们对美团、饿了吗等平台依赖性较强,随之也产生了平台佣金、技术服务费、配送成本上升、商家服务权下降的问题。“我们做的是餐饮,是抽成比例比较高的一种,目前是22%。以前是‘一刀切’的抽点方式,现在是‘阶梯抽佣’,好是好了点,不过仔细算下来,也不便宜,基本浮动在20%左右。“某外卖平台商户告诉财熵。
从这一层面考虑,顺丰同城等第三方平台的存在,对于遏制平台垄断、商家失语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层面: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大数据“杀熟”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1月18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发布了《上海市网络交易平台网络营销活动算法应用指引(试行)》,明确要求平台经营者,不得利用算法实施不正当价格行为、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
从该层面考虑,顺丰同城等第三方平台的存在,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市场良性竞争,驱使各配送商规范经营,提升自身服务标准,给用户带来越来越好的配送体验。
抢食即时配送市场大蛋糕,顺丰同城将采用哪些差异化打法?
做增值服务,反向延伸品牌服务。“现在,外卖平台卖的大多是标准化产品,提供的也是标准化服务,比如说,点外卖的时候,用户希望点一份外卖,再加一份奶茶,这就需要多次下楼,但我们可以把很多品牌叠加,进行反向延伸,在线下做N种连接。”此前,顺丰同城CEO孙海金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高效整合各场景,把个人跑腿在场景链接上做得更广。“我们将高效整合各场景,拥有多种运力,包括驻店的、跑商圈的、跑城市的。我们业务要多元,运力要多元,模式要多元,通过统一的算法追求高效,当你效率上去了,成本自然压低。”孙海金同时表示。
合理调配运力,整组打包推送任务。抢单是骑手圈常见的一种现象,因为小哥们都想在商圈里想抢佣金最高的单,这就使得一些距离远、货物重的单无人愿接,为遏制这一现象,顺丰同城想了一招,即把抢单的前端变成集单,即变成一组任务,通过AI系统打包推送任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luoyingxiaoa.com/yxsd/13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