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字
预计阅读时间:14分钟
这次分享,我想以这样的预判开场:未来十年,整个世界会经历的大趋势将会是,全场景、全链路的数字化、互联化跟智能化。
具体怎样分步骤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创始人应该有怎样的心理与行动准备?我们慢慢说来。
01
全场景、全链路的数字化1.全场景:线上线下的融合
全场景是指线上线下的融合。未来任何一家公司想要触达消费者,可能要运营上百个场景,包括线上和线下。
线下场景包括传统的杂货店、超市、购物商场、会所、餐厅等。
线上场景在未来会占据半壁江山,从传统的电商到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等。
未来企业会通过众多碎片式的渠道触达消费者,甚至可能要同时运营个上百个不同的渠道。
每个渠道可能只占个3%、5%左右,但是如果企业没有经营到的话,短期来看,可能会输了竞争者一段,长期来看,可能永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未来企业经营的复杂度会非常大,这时候更需要把线上线下两个不同的逻辑融合起来。
同学们,未来不可能只打一边,如果只有线上,没有线下,那就是断了一条臂,惟有线上线下结合才是生存之道,不过这并不是一条容易的路。
盒马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它一生下来就“一半来自互联网,一半来自零售行业”,不过真正结合以后会才发现,两边的思维逻辑原来差这么多。就像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地球,两个年轻人因为恋爱而结合,因为同居而分手。
融合谈何容易,人的融合、流程的融合等等,公司至少要经历两、三年的震动,才有可能杀出一条大概走得通的路。所以同学们,线上线下的融合要早点去做,立马就做。
2.全链路:从消费侧到供给侧拓展到全环节的数字化
全场景做完了之后就是全链路的数字化。
通过数字化相连,消费者有什么样的需求,会立刻引导研发,做出定制化的生产制造,然后再透过、快速的物流交付给消费者,全链路相连提供敏捷、个性化的价值。
我们反思过去十年,“互联网对企业的影响”其实只发生在靠近消费者的两个环节:
第一个是信息传播,以往消费者通过线下渠道获得产品信息,现在大部分,约85%,变成线上了;
第二个是分销渠道,如今25%左右的销售是透过线上销售的。
但是除了这两个环节以外,其他的环节,像物流、制造、研发,线上化的程度还非常非常低。这些环节的线上化、数字化就是“产业互联网”,我们创造这一词也是相较于过去的消费互联网而言的。
有一个感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几年我问EMBA的同学们,你们应对互联网做得怎么样?我常常听到的回答是这样的:我们85%的信息都已经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luoyingxiaoa.com/yxxx/8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