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周琦)号称要在全国多个城市举行“支付宝应用公测”的研讨会,蹭着这块金字招牌去招揽自己的小程序开发生意,广东一家公司因涉及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被蚂蚁金服、支付宝告上法庭。近日,浙江高院对该案作出终审判决,“李鬼”广东第六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第六感公司”)被判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并赔偿蚂蚁金服和支付宝万元。蚂蚁金服集团副总裁兼首席知识产权法务官白建民介绍说,早在年,蚂蚁金服集团就开始对此类不当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并在行业内最早针对支付宝生态系统中的违规服务商提起民事诉讼,起诉第六感公司即是其中的典型案例。第六感公司是一家移动营销服务公司,提供小程序开发服务。其在全国范围内冒用蚂蚁金服和支付宝官方名义开展“支付宝应用公测全国巡回研讨会”“支付宝应用企业优选计划”等营销活动。在宣传的文案中,这家公司号称“结合了上千名网络营销专家打造巡回演讲,年在全国多个城市陆续举行”。而在活动邀请、会议现场等环节,第六感公司违法使用支付宝和蚂蚁金服的企业字号、注册商标等官方标识,制造出活动系官方举办、第六感公司与蚂蚁金服及支付宝存在组织或授权关系的假象,以此兜售小程序开发服务、给出虚假承诺,导致不明真相的商户与服务商与其签订合同,遭受损失。在接到多起用户咨询和举报后,支付宝展开调查、举证,于年5月起诉第六感公司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年5月30日,杭州中院一审判决第六感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并就侵权事实在媒体刊登声明为蚂蚁金服、支付宝消除影响,同时赔偿蚂蚁金服、支付宝经济损失等共计万元。一审判决后,第六感公司提起上诉并抗辩称,其使用“支付宝”标识行为属于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浙江高院二审认为,对他人商标进行指示性使用应当限于必要、合理的范围内,在主观上应当具有善意,客观上不会导致相关公众混淆误认,而本案中,第六感公司在宣传经营过程中大量、突出使用被诉标识,以不规范的“支付宝应用”等表述替代“支付宝小程序”,并故意不使用可与蚂蚁金服、支付宝公司产生区分度的第六感公司的商业标识,却以“移动营销服务中心”为名,进一步模糊其与蚂蚁金服、支付宝之间的非关联性,在客观上已经导致相关公众对软件设计服务的来源产生混淆,或者误认为其与蚂蚁金服、支付宝之间存在特殊关系。因此,第六感公司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最终,浙江高院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近年来,随着App、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luoyingxiaoa.com/yxmd/14512.html
上一篇文章: 改革后的电子商务师值得考吗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