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习环节分成三个部分,但是电子商务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专业,不能把所有的整体性实践环节都推到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中,要从课程实习做起,一步一步地渗透,在完善知识体系的同时,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所有课程实习的总和作为专业实习及毕业实习的基础。课程实习环节不能仅为该课程服务,要让所专业课程有机联系起来,让所有的课程实习环节相互配合,让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目前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实习环节,通常采用通用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或现成的网络平台,由于这些软件或网络平台的使用局限性,导致课程实习环节重复性高,整体性弱,具体实验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给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一、建立统一的专业课程实习平台
自行开发或购买一套电子商务专业专用的课程实习平台。该实习平台可以以网络平台或教学软件的方式实现。它不仅应具有目前所有专业课程的实践功能,而且还要有以后可能会设置的专业课程的扩展接口。在设计该教学平台的功能方面,应满足每一个专业课老师提出的对该课程的实践需求。并用数据分析软件分析出所有专业课老师需求中的异同点,把相同的基础部分进行合并,并让其成为其他专业课程提升部分的基础。并把每门专业课的特殊性提炼出来,针对该课程的要求,专门设置其特有的实践功能。该平台的数据库主要存放学生的每门专业课程的实践内容,老师们可以通过该数据库查看学生已完成或未完成的实践环节,分析学生在每个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作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学生利用实践平台不仅可以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的整体环节,还可以从自己所做的实验中了解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趋势。这样的实习平台能避免大量重复的、简单的基础环节的实验,加深专业课程的实践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将实践课程进行模块化划分
电子商务的专业课程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管理应用型、电子商务系统型和技术型。我们可以以电子商务概论为专业课程的总领,它的所有实践都设置成基础类型。然后把网络营销、网络金融与支付、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系统安全与保密、电子商务管理等课程归纳成应用管理型,它们的实践环节的设置可以在电子商务概论的实践基础上进行。把组网技术、数据库技术、JAVA技术、C语言等课程归纳为技术性,它们所有的实践环节的设置应围绕着管理信息系统、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等电子商务系统类课程开展。将实践课程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模块化的划分,在实施课程实习时就能有条理地、系统地安排整个课程实习环节,能很准确地明确每一门课程的侧重点,能让基础类的课程为应用型、系统型课程做好铺垫工作。
三、利用数据挖掘进行深度分析,整合提升课程实践效果
除了需要将实践课程进行模块化划分以外,我们还要利用一些数据挖掘工具对其进行深度分析。我们可以利用实验平台数据库中的课程实验的数据,例如,专业课程的相关数据,学生的实验数据,市场的相关发展数据等,并用数据挖掘的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根据电子商务市场的不断发展,挖掘出对应的每门专业课程的当前需求及发展趋势;可以根据每门课程的信息,用关联分析法分析出课程之间的联系,指导各个专业老师在设置实验时的前后续关系及侧重点。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数据分析出学生在专业学习时整体薄弱的环节和个性化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老师们可以在教学上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改进。只有运用数据挖掘工具对课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后,专业老师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每门专业课程的作用,了解课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科学,更有效地设置每门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真正地获取有用的知识。#课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luoyingxiaoa.com/yxqy/13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