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证券行业近期发生了很多大事,如阿里、苏宁入股华泰证券、证券公司分化越来越严重、智能投顾这个风口远远不及预期、新设证券营业部大幅度亏损、证券营销人员收锐减等,我在想我们的证券行业到底怎么了?
今日,我重新看一本书,日本知名作家大前研一的《M型社会》,本书的背景是21世纪金融危机以来,家庭资产持续缩水,负债一路攀升,收入两极分化趋势和社会发展平平衡性加剧,中产阶级面临着不小的生存危机。本书的作者是全球知名的管理大师,他站在日本整个国民经济的角度,从日本政府、企业、家庭等不同层面对中产阶级面临的危机、商业存在的机遇和政府应该作为的领域进行逐一剖析。在此向协作网的网友们进行推荐。
我们表面上看到的证券行业的分化加剧,背后的逻辑是从传统的营销团队之争到网络营销之争,再后面将会是大数据之争,未来更重要的一点是商业生态之争。目前当下最高效的方式是将各种互联网的流量通过证券进行变现,证券开户仅是其变现的渠道之一。据我们了解到腾讯入股中金、阿里入股华泰的事件已经说明,目前只有强强联手更能够容易形成商业壁垒,试想一下,若阿里控股一家仅有牌照的新证券公司,就算推出低佣金,想达到华泰的客户规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另外一方面据权限人士介绍,阿里入股华泰也是响应国家的混改的号召。无论是政策、科技还是品牌的强强联手,更是会加大证券公司的分化,小编刚看了年上半年的证券经纪业务排名,很多中小型券商的托管市值仅为头部券商的一个大营业部。
网点驱动成就了银河证券、营销团队驱动成就了国信证券、网络营销驱动成就了华泰证券、大数据驱动成就了东方财富证券,而未来的商业生态的融和将会加强华泰在经纪业务方面的优势;
对于协作网来说,我们在年与年强烈抗议过华泰的裁员问题,最终因为中国特色,这些事结果只能够是以营销人员的出局为代价,我经常跟协作网的朋友交流,我们选择一家证券公司合作,相当关键的一个条件就是看其基因,华泰的掌门人就是一个科技背景的人,所以他们相比其他证券公司来说更容易把握科技给证券待业带来的红利。但这样的公司相信科技能够搞定的事为何要那么多人来做呢?所以其裁员是可以预见的;同样,我们看到国信的基因是人海战术,说白的就是将你的亲朋好友的资源全部拉过来,然后设定考核目标将你考核走,若国信的领导感觉不爽,试想一下,那么多国信的营销人员取得那么好的业绩,却也摆脱不了淘汰的命运呢?所以在科技的驱动下,国信的市场份额出现下滑也是可以预见的;
当我们目前很多券商充分依赖科技给我们带来营销与智能投顾的变革时,我们当前却发现了很问题,发现华泰当年的网络营销模式不行了,因为网络公司所要的成本太高了,所以有些所谓头部券商的互联网金融部通过向第三方购买客户资源,如一个股票开户多少钱?一个理财账户多少钱?一方面让股民看到其数据的增长,其实背后就是花钱买线下的流量,到学校与企业开户等。
所以,现在出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线下的获客成本越来越低,而线下成本高质量差,我们通过苏宁云商的财报可以看到年苏宁将会在全国开设近家线下小店,若按传统的思路来看,一定是亏损的,但现在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线上与线下的融和,会给整个商业平台带来越来越多的商业机会,就拿我身边的一个购物的案例来说吧,如我想买一个苹果X,在线下实体店去体验新功能,后完专业人员的介绍后,果断的网络上下单,因为网上便宜好几百元,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积分奖励。所以由此我们联想到我们的证券行业新设网点的问题。有朋友咨询我,你觉得线下的C型营业部大多是亏损的,是不是没有必要再开了?这样的模式是不是有问题呢?其实我想说的是大多数传统模式C型的网点是没有太大价值,因为他并不能够便宜的获得大量的流量的功能。但能够做好线上与线下融和功能的新网点,其战略意义是相当大的,一方面是在于我们C型网点运营的效率,另外一方面是取决于他的定位。这可能也是未来证券行业的新零售吧。(建议各位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luoyingxiaoa.com/yxxx/8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