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在河南出版界工作时,-年我作为省直机关干部,被单位派往豫南信阳、驻马店两地开展扶贫、驻村工作。5年间,出于从事出版工作的职业习惯,曾专门做过一些调查,构想出以下4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涉农杂志:平民性纪实性综合性的社会新闻月刊《农周刊》,中国8亿村民自己的刊物《村民晚报》(半月刊,名为报,实为刊),以中国乡村社会生活为主题、以国际乡村发展潮流为背景的综合性(突出商经内容)文摘月刊《乡村文摘》,面向中国农村新兴企业家阶层的《新农商》杂志等。
回顾中国期刊史,现代中国想为农民办刊的第一人是张雪岩,他于年在他任教的齐鲁大学内创办了一份以报为名、实为杂志的《田家》(半月报)杂志,发行量达到十几万份。它教“田家”(即耕田的农家)怎样发展农业生产,怎样面对社会问题,怎样认识人生,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生活水准。《田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份面向农民的杂志,张雪岩也完成了他为农民鼓与呼的一生(欧阳康年撰文介绍)。六七十年后的今天,中国面向“三农”的刊物除《乡镇论坛》、《农民文摘》、《读者?文摘版》、《农家百事通》等几种发行量过十几万份的刊物外,真正面向农民的综合性新闻周刊类杂志、直接面向村一级读者的综合性杂志、面向农村新兴的商业阶层的商务类杂志或文摘杂志尚缺无。-年我在豫南信阳、驻马店两地下乡期5年间,出于从事出版工作的职业习惯,曾专门做过一些调查,构想出以下4种可操作性的涉农杂志:平民性纪实性综合性的社会新闻月刊《农周刊》,中国8亿村民自己的刊物《村民晚报》(半月刊,名为报,实为刊),以中国乡村社会生活为主题、以国际乡村发展潮流为背景的综合性(突出商经内容)文摘月刊《乡村文摘》,面向中国农村新兴企业家阶层的《新农商》杂志等。以下分而述之。
1.《农周刊》杂志选题策划基本思路
我于年3月5号在当时所在的单位河南人民出版社提出创办《农周刊》,她是一份最能反映中国基本国情、最具中国本土色彩的刊物,是中国第一份以乡村社会的低视点自下而上观察幅员辽阔的乡村中国现实和九亿乡村民众生存状态的大众化、平民化刊物,是第一份着重反映乡村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的纪实性综合性社会新闻月刊。她立足乡村人口最多的农业大省河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本刊的性质、读者定位和特色:这是一份全方位反映乡村中国现实及乡村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服务于农村、农民、农业现代化,面向乡村干部、新型知识农民、各级农村工作者和国内外关心中国乡村问题的特定读者群的“平民性纪实性综合性社会新闻月刊”。
《农周刊》区别于现有众多“农刊”的鲜明个性和特色有四:(1)平民化办刊思路:它是以乡村社会的“低视点”、大众化平民眼光“自下而上”观察中国现实的一份综合性社会新闻刊物,从而与现有的自上而下硬塞给农村农民的内容单一、官腔十足“机关刊”划清界限,突山大众化、平民化、纪实性的办刊特色,以“平民刊”的身份有别于众多“机关刊”和“技术刊”,从而在农刊市场独树一帜。(2)高层次的服务性:它的“服务性宗旨”是面向21世纪,以人为本,着眼于更新农民和乡村干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观念,提高其综合素质,推动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研究热点、难点问题,化解矛盾,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健康地发展,这是一种较高层面的、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人本服务”,从而与现有的众多科技致富刊物的“纯技术性服务”不同,因为当前乡村社会最缺乏的是面向现代化的“人本服务”而不是“纯技术性服务”,而且“人本服务”最能发挥人民社作为综合性社科出版社和党社的文化优势。(3)突出纪实性和灵活多样性:与“机关刊”假大空的官样文章和“技术刊”的呆板面孔根本不同,本刊作为一份平民性纪实性综合性社会新闻月刊,通过派出记者采访、设立热线电话、接受投稿和分布在全国乡村的特约记者供稿等方式,建立自己独立的采编系统和信息渠道,所发稿件内容力求真实具体生动,图文并茂,重点有哪些医院治白癜风昆明治疗儿童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chaoe.com/yxmd/4455.html